广西一旱区连续8个月无雨 村民下洞数十米寻水 - 国内新闻 - 温室网-温室餐厅,阳光温室餐厅,生态餐厅,日光温室,屋顶花园-温室网 WenShi.Net

温室网

热门搜索: 生态餐厅  温室  绿色蔬菜
您的位置: 温室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西一旱区连续8个月无雨 村民下洞数十米寻水

连续8个月没有下雨已经连续8个月没有下雨了!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三石镇纳合村弄凡屯的46户居民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比水更珍贵的了。3月27日,当记者来到这个位于山坳中的小山村时,村里42亩水田和1...

  连续8个月没有下雨

  已经连续8个月没有下雨了!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三石镇纳合村弄凡屯的46户居民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比水更珍贵的了。

  3月27日,当记者来到这个位于山坳中的小山村时,村里42亩水田和118亩旱地里已经很难看到一棵活着的植物。屯里人常走的土路因为失水太久,变成了软软的“灰尘路”。

  从气候上讲,广西4月~9月为汛期,10月~次年3月为非汛期。但2009年,广西雨季于8月就基本结束了。而弄凡屯从那时候开始就滴雨未降。

  与此同时,根据广西气象部门的统计,2009年8月至今,广西全区平均气温19.6℃,比常年同期偏高1.4℃,偏高程度居1951年以来同期的第二位。

  水在快速蒸发,却又得不到丝毫补充,田里的水位一直下降,到了九十月份水稻该抽穗的时侯,最需要的水早已跟不上了,结果收成大减。50岁的村民韦友权告诉记者,他家中种着两亩水稻,“正常年份能收3000斤,去年只收了1000斤。”

  “外面打工赚不到钱,加上家里干旱,我就回来了。”去年8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珠三角一些企业减薪,村民蒙永生像屯里不少外出打工的青年一样都纷纷返乡。

  旱情远比蒙永生想象得要严重。一开始,他以为过一阵子干旱就能过去。可是地里的农作物一点点枯死,家中水柜里的水也一天天减少。为了保证吃水,他和家人每天从村北800米远的一处叫做“旧井”的水塘取水。这是几个月间全屯人唯一可以依赖的水源。蒙永生的父亲蒙汉礼告诉记者,“旧井”的路很难走,水塘边全是稀泥,一脚踩下去,能没到膝盖。从那里挑回来的水,回家后要沉淀上好几个小时,才能变得稍微清亮些,“基本上是一半泥,一半水,很难喝。”

  到1月底,“旧井”也开始渐渐见底。从今年2月开始,弄凡屯的饮用水就基本靠送。政府每隔一两天就来送水,每次三四吨,每户能领到两桶水。韦友权全家5口人,洗脸洗脚共用一盆水,最后再用来喂猪。为了“杀年猪”,蒙汉礼攒了好几天的水,才把家里一头130斤重的猪宰了过年。

  “政府送来的水只够家里人煮饭,我们连碗都不敢洗,吃完饭只敢用抹布抹一下。衣服攒上半个月水才能洗一次。”蒙永生说。

  两次找水无果而终

  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2010年2月以来,广西各地降雨量0.0~88.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其中河池市大部地区雨量偏少九至十成。而今年2月以来,全区平均气温16.4℃,比常年同期偏高2.4℃。2010年2月和3月的降雨量均为广西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

  旱情越来越严重,蒙永生也越来越觉得光靠政府救济也不是办法,便找来在屯里当管水员的父亲,动员大家一起寻找新的水源。

  一开始,大家认为“旧井”的水虽然快完了,但那里既然叫“旧井”,或许会有地下水。2月24日,村民把“旧井”剩下的一点水抽干,结果发现“旧井”不是一口“井”,只是一个水塘,水抽完了根本不会再涨上来。

  第二天,一行人又来到村东头路边一个被称作“泡水土”的地方。据当地人讲,雨季时经常会有水从这里的石缝间冒出来,但石缝十分狭窄,要从这里挖下去找水,难度实在太大了。

  几次寻水未果,大家难免有些失望。这时,53岁的村民韦永战的一席话,提醒了大家。

  30多年前,当地也曾遭遇旱灾。韦永战当时到村西南边的一处洞穴找过水。但那次找水,往下爬了20多米依然没见着水,他只好放弃了。因为这个洞穴很深,屯里人怕孩子不小心摔进去,后来便将洞口封死了。大旱临头,大家最后决定,不管能不能找着,都要试一试。

  2月27日,全村40多个青壮年劳力来到大家印象中的位置往下挖了起来,开始是挖土,后来成了挖石头。直到第二天中午,足足向下挖了4米,才看到一个直径60厘米~70厘米的椭圆形洞口。

  下洞数十米寻到清水

  看见洞口,蒙永生拿了几件简单的工具,首先爬了下去。紧接着,蒙永生的大哥,还有屯里的韦永战、韦战海绑好绳子后也跟着下洞了。几个人匍匐前行,洞内“一片漆黑,没有风,除了我们,没有一点其他声响”。

  爬了3米多,洞穴出现一个朝上和朝下的分叉。“水源肯定在下面”,蒙永生决定往下。这段坑道十分窄小,转个身都十分困难,本来他是头在前面爬行,现在转换姿势,脚朝下垂直往下钻。

  “往下的洞穴,手电筒照下去一眼看不到尽头。”几个跟着蒙永生下洞的小伙子不敢贸然行动,只好等在坑道内接应他。

  “洞壁非常粗糙,到处都刮手,”蒙永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向下爬行时,没有可以扶的地方,我就用胳膊和手撑住两边,先稳定住身体,再用脚往下一点点探可以蹬住的石头。”

  这样艰难地向下移动了将近7米,前方的洞穴出现了3个平行的分叉。也不知该往哪里走,蒙永生只好一个一个地试。顺着前两个分叉爬了一截,洞穴都转而向上延伸,蒙永生判断,“水应该在更深的地下”,便折了回去。

  第三个洞口非常狭窄,只能侧着身子往前探。由于洞内高低起伏不平,而且有很多拐弯,向前行进时,他的身体必须随势扭曲,不到100斤重的蒙永生“要是再胖一点,可能都钻不过去了”。才爬出几米,他的后背就被一块凸出的石头拉了一条口子。

  沿着第三个洞口向前爬行了5米多后,蒙永生有些心慌了:往下爬了这么深,怎么一点水源的迹象也没有?更让他感到害怕的是,前面似乎没有了去路。喘息片刻后,他把手电举过头顶,往前一探头,这时,一条向内侧下方倾斜的坑道“奇迹般地出现在眼前”,一个月后,蒙永生回忆起来仍然十分兴奋。

  只要洞里的路还在延伸就有希望。由于担心缺氧,蒙永生拿出打火机点燃,火苗还能正常燃烧,于是他壮着胆向下。坑道四周都是尖尖的石头,为了不被划伤,蒙永生只能非常缓慢地向下移动。虽然爬起来非常困难,但越下到深处,越能感觉到一股凉凉的湿气,这让蒙永生更加坚信洞里会有水源。

  当曲折往下移动了将近6米后,再拿手电往下方一照,他看见了盼望已久的水光。

  “当时我心情很急,身上全是汗水。”蒙永生憋足一口气下到洞底后,马上趴到水潭边上捧起一口水喝,“水很清凉,喝起来很爽。”激动的蒙永生坐在水塘边休息了一会,拿出身上绑着的一个塑料瓶,灌了一大瓶水,这才原路返回。

  新建蓄水池进展缓慢

  距离蒙永生等人下到洞里已经有1个多小时了。洞外,父亲蒙汉礼和全屯的乡亲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结果。

  56岁的蒙汉礼有5个儿子,一个儿子出车祸死了,现在两个儿子下到洞里,等在洞外的人听不到里面的任何动静,也看不到绑在小伙子身上的绳子动。

  “要是洞里缺氧怎么办?万一有的地方太小,儿子被卡在里面出不来怎么办……”老人家的心紧张得扑通直跳,脑子里也不断地胡思乱想起来。旁边站着的人群人议论道:“要是再等一会儿他们还不出来,就派几个人下去看看,再不出来,我们马上打110。”

  就在大家伙议论纷纷之时,几个小伙子接二连三地从洞里又蹦了出来。看到蒙永生手里拿出一大瓶水,大家都笑起来了。这瓶水很快传到了等待群众的手中,屯里每个人都对着瓶子喝了一点,味道是甜的,好喝极了!大家伙一个劲儿的拍手庆贺。而此时的蒙永生,衣服裤子全都破了,脸上、身上到处都是被石头划伤的小口子。

  找到水源的消息,马上传到了镇里,镇里也马上上报县里。县防疫站对水质进行鉴定认定符合饮用条件。随后,镇上用泉水泵和软水管,挨家挨户把家家户户的水柜、水缸、水桶都装了个满。

  可是这种方式每次都需要人爬到地下几十米深的地方把水管和水泵放下去,非常危险。为了解决长期饮水问题,镇里和县里的水利人员先后对这一水源进行勘测,经过测试发现连续抽水10多个小时后,水位稍有下降,但经过几个小时又能涨回来,初步可以断定这一水源跟地下河是连通的,储水量可以确保整个屯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3月27日,记者看到,施工队开着钩机、钻石机等设备进行作业,一些村民也拿着锄头铲子在一旁帮忙。原来60公分的洞口,现在已经扩开成一个近10米宽的作业面。

  三石镇镇长谭姝丽告诉记者,县政府勘察清楚水源后,准备在这里开凿出一口井,方便今后取水。同时,按照规划,政府还准备投资在距新水源洞口100米的半山腰上,新建一个200立方米的蓄水池,将地下河的清水提灌到蓄水池,然后通过水管分送到各家各户。

  凿井工程于3月中旬开工,由于地下岩层较厚,目前进展较慢。“我们天天都来过来帮忙,希望早日能够开通,到时候就可以砌房、种地了。”蒙永生说。

  广西干旱的严重程度目前仍在不断增加。根据气象干旱国家标准,截至2010年3月29日,全区109个县(市、区)中有106个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特旱25个,重旱26个,中旱40个,轻旱15个。

  不过,最新的气象预报称,4月1日前后,将有一股冷空气进入广西,或许可带来一些降雨。

  本报河池东兰3月30日电



最新图文

  • 12月04日中卫市沙漠温棚打造生态经济型治理沙漠典范
    12月04日 中卫市沙漠温棚打造生态经济型治理沙漠典范

    中国许多沙漠地区,在坚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的原则下,充分利用沙区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从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截至目前,中卫市沙漠农业示范园区占地2万多亩,已建成日光温室1200多座,大小弓棚1000多座,种植了土豆、番茄、辣椒、乳瓜、西瓜

    中卫市沙漠温棚打造生态经济型治理沙漠典范
  • 12月03日上海辰山植物园建造亚洲最大展览型温室 明年年初开放
    12月03日 上海辰山植物园建造亚洲最大展览型温室 明年年初开放

    上海辰山植物园建造亚洲最大展览型温室 明年年初开放。经过4年多的建设,辰山植物园已成为上海一张全新的“绿色名片”,园区占地207公顷,以“绿环”为规划核心概念,形成围合的场地结构,配合原有水体的改造,形成山体、沉园、中心区、水域为主体要素的主体园区。

    上海辰山植物园建造亚洲最大展览型温室 明年年初开放
  • 11月29日2010广州亚运花都美食节主打特色农产品 花都莲藕热销
    11月29日 2010广州亚运花都美食节主打特色农产品 花都莲藕热销

    广州花都区亚运美食文化节主题为“食在广州·精彩花都”,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广州亚运会举行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花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花都知名度,进一步弘扬“食在广州、食在花都”餐饮文化,提升花都餐饮服务业地位。

    2010广州亚运花都美食节主打特色农产品 花都莲藕热销
  • 10月22日高科技示范观光园生态餐厅 单体两千平方米鸟巢温室
    10月22日 高科技示范观光园生态餐厅 单体两千平方米鸟巢温室

    鸟巢温室具有较多的生产优势,方便生态循环与节能的设计,是一种可持续的实用温室;特别是用于高科技示范与观光园生态餐厅,尽可能的高大,以充分体现鸟巢的宏伟与壮观,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更给你的空间的遐想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高科技示范观光园生态餐厅 单体两千平方米鸟巢温室
  • 09月11日西部最大农产品市场欣桥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年底投用
    09月11日 西部最大农产品市场欣桥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年底投用

    西部欣桥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是一个集农产品物流集散、展销、交易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建成后西安菜地及日光温室的面积都将增加,市政府将设立蔬菜生产扶持专项资金,用于新菜田、大棚、日光温室、育种基地建设。

    西部最大农产品市场欣桥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年底投用
  • 08月27日农博园君子兰区别墅式君子兰花窖科技含量高
    08月27日 农博园君子兰区别墅式君子兰花窖科技含量高

    这11栋温室,是吉林省乃至全国科技含量最高的君子兰温室。”长春市君子兰协会名誉会长宋学观称,建在长春农博园里的11栋“别墅式君子兰花窖”,环境一流,技术一流、设施一流,堪称我市君子兰产业发展的一个创举,

    农博园君子兰区别墅式君子兰花窖科技含量高
  • 08月13日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投洽会9月举行
    08月13日 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投洽会9月举行

    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28-30日在山东滨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预计将吸引800多家企业参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的相继出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投洽会9月举行
  • 08月12日自动化育苗温室成青岛市农业观光园
    08月12日 自动化育苗温室成青岛市农业观光园

    投资1400多万元,建成了10000平方米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育苗温室,通过电脑控制,能自动完成降温、喷雾、浇水等一系列工作,温室中间的观光走廊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到现代农业的优势。温室内一年四季培育着各种蔬菜种苗和名贵花卉,让游客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自动化育苗温室成青岛市农业观光园
  • 08月10日智能温室打造节能“世外桃源
    08月10日 智能温室打造节能“世外桃源

    在温室结构的前后两侧,李缝阳还装上了两个用于通风的大排风扇和一道可以进行水循环的“水墙”。排风扇一开,外部空气通过可以透气的水墙带进来阵阵凉风,有点类似于当下商场里热卖的“空调扇”的工作原理。

    智能温室打造节能“世外桃源
  • 08月05日应对酷暑有绝招 世博园移民植物长势良好
    08月05日 应对酷暑有绝招 世博园移民植物长势良好

    早报世博记者从新西兰馆、荷兰馆和新加坡馆等展馆了解到,在园艺师的精心呵护下,各种“移民植物”不仅长得郁郁葱葱,有的甚至比在家乡长得更好。

    应对酷暑有绝招 世博园移民植物长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