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07-14 所属栏目:国际资讯 热度:℃
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是早已为人熟知的常识,现在荷兰的一些农民在蔬菜大棚里开始大量利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既促进了蔬菜的生长,又消耗掉了人类排放出的二氧化碳。 在荷兰南…
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是早已为人熟知的常识,现在荷兰的一些农民在蔬菜大棚里开始大量利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既促进了蔬菜的生长,又消耗掉了人类排放出的二氧化碳。
在荷兰南部的一些蔬菜大棚里,一年四季都种植着各种蔬菜,蔬菜的生长需要二氧化碳,而且越多越好,于是一些农民开始利用起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工厂来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也是对环境的污染,有人要用,何乐不为。从20世纪90年代起,荷兰的两名工程师汉斯梯·梅杰和雅可布·林贝克就已经开始运作。
他们找到了位于鹿特丹西郊的壳牌石油公司的一个炼油厂,该厂在提炼石油过程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工厂附近还有一条85公里长的废弃输油管,可以用来将二氧化碳输送到南部的蔬菜农场。然而运作这一切需要投资,包括建造二氧化碳的压缩输送站,建造通往各农场的分支管线的费用,当时对这个风险项目没有人愿意投资。
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企业为环保项目的投资增加,情况发生了变化。2004年,这两位工程师的设想终于得到一家荷兰建筑公司和德国林德公司在荷兰分公司的支持,双方共同投资1亿欧元,用于建造二氧化碳的压缩站和铺设通往农户蔬菜大棚的输气管线。2005年9月,这个名为Ocap的项目正式投入使用。
现在,离炼油厂20公里远的一些农户蔬菜大棚已经用上了工业二氧化碳,另一些较远的村庄也很快能用上,Ocap项目用户现在已经有500多家,预计将达到1400多家。每年工厂可以提供170000顿二氧化碳,等于为农户蔬菜大棚节约9500万立方米天然气。
当地居民谈起生态旅游来直言不讳“我们应付不了大批游客,”出租汽车司机文森·尤尼斯(Vincent Younis)说,“但全岛的人都明白生态旅游将取代原来的香蕉经济。”
卡萨罗玛古城位于多伦多的市中心。这座雄伟的古堡内有98间装饰华丽的房间,神秘的塔楼,长达270米的幽深隧道,规模庞大的马厩,还有隐蔽的暗道,典雅的温室花房,和一个面积达五英亩,依山而建的美丽花园,花园每逢夏季(5月至10月) 开放。
台北县观音山绿竹笋闻名全台,因处火山土壤,环山背海的坑谷地形,所以绿竹笋质地纤细,口感清甜,每年初夏起到10月是盛产季节,目前观音山餐厅都提供当天现采新鲜竹笋,邀游客尝鲜。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其实这是位于英国康沃尔郡的全球最大温室“伊甸园”,读过从陈世良《上了建筑旅行的瘾》的人应该了解,里面有一节“吹气泡泡变建筑”,说的正是位于这个全球最大温室“伊甸园”。
这座“地球之船(earthship)”是自称生物工程学家的迈克尔•雷诺兹(Michael Reynolds)设计的,取名“角落小屋 (Corner Cottage)” 号。雷诺兹在全球建造了1000多座类似的环保房屋。
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飘浮的城市能够成为“气候难民”的避难所吗?一座巨型建筑能够容纳100万人吗?海上石油钻井又能否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豪华酒店?所有这些问题无疑都在考验建筑师的胆识和创造能力。
国内消费快速增长 印度花卉种植面积超过10.3万公顷。虽然印度很多小型花卉种植园依然采用陈旧的种植模式,但却能生产出数以吨计的万寿菊、翠菊、菊花、大丁草、唐菖蒲、百合、康乃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