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花又名旱金莲,为毛茛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金莲花蔓茎缠绕,叶形如碗莲,乳黄色花朵盛开时,如群蝶飞舞,别具风趣。为园林中重要的夏季观赏花卉。 金莲花自20世纪初在欧美逐渐流行,广泛用于
金莲花又名旱金莲,为毛茛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金莲花蔓茎缠绕,叶形如碗莲,乳黄色花朵盛开时,如群蝶飞舞,别具风趣。为园林中重要的夏季观赏花卉。
金莲花自20世纪初在欧美逐渐流行,广泛用于盆栽观赏点缀窗台,利用其蔓茎下垂装饰吊盆作室内观赏或栽植于小庭园。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欧美育种者开始选育半重瓣和重瓣花品种,花色、叶色更加丰富。
我国栽培金莲花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南京、上海和青岛等地从欧美引进,但品种比较单一,老品种一直栽培到80年代初,以后才出现半重瓣、重瓣和观叶等品种。
1 植物特征
金莲花高30~100cm,无毛。根系属须根浅根系,分布深度在2~15cm间。茎单一,不分枝,具纵棱纹。具基生叶和茎生叶,基生叶多数,有长柄,叶片近五角形,3全裂,中裂片菱状或椭圆形,有齿状缺刻,侧裂片深裂至基部,有齿状缺刻;茎生叶2~3枚,叶柄短,叶形近基生叶。花单生于茎或上部分枝顶端,花梗长分布在3~10cm间,花大,金黄色,花五瓣,萼片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2cm,宽约1.2cm;雄蕊多数,花丝丝状,花药线形;心皮多数,瞢荚果长度在1~1.5cm,种子黑色、光滑、多数。花期6~7月,果期8~9月。
2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金莲花生长期适温为18~24℃,露地栽培时,10月至次年3月需4~10℃,3~6月为13~18℃。而室内栽培时,9月至次年3月为10~16℃,3~9月需18~24℃。夏季高温时,开花减少,冬季温度过低,易受冻害,甚至整株死亡。
金莲花在每年5月开始发芽生长,6~7月进入花期,8~9月开始结果,种子成熟后,地上部分的叶、茎干枯死亡,在地下形成过冬芽度过漫长的冬季,休眠芽至翌年5~6月开始生长进入下一个生长年。
2.2 生态学特性
金莲花原产南美秘鲁。野生适生地为海拔1300m左右,水分充足,光照条件好的草地、草原、沼泽草甸硫林或树林边缘。
金莲花喜湿怕涝。生长期茎叶繁茂,需充足水分,应向叶面和地面多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茎叶的生长。但如果浇水过量、排水不好,根部容易受湿腐烂,轻者叶黄脱落,重者全株蔫萎死亡。
金莲花属喜光性植物。冬季在室内栽培时,充足阳光下,开花不断,花色诱人。但夏季开花时,适当遮荫可延长观赏期。同时,金莲花的花、叶趋光性强,栽培或观赏时要经常更换位置,使其均匀生长。
土壤以疏松、中等肥力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以培养土和粗沙对半为宜。
3 化学成分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任正博等对短瓣金莲花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5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藜芦酸、香草酸、胡萝卜苷、槲皮素、荭草素。
4 利用价值
4.1 药用价值
金莲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全株均可入药,性苦、寒,有清热凉血、消炎解毒之功效,对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感冒、高热急症、恶疮肿毒等症均有良好疗效。如金莲清热颗粒自投放市场以来一直供不应求,1997年人选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50个品种之一,并被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正式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名录。
4.2 观赏价值
金莲花是很好的观赏植物。其可在园林假山置石沟缝处种植;还可在城市公共绿地上作为花带、花坛、花径的地被植物。庭院内可种在花坛内或墙边,让其顺墙攀附。室内可作为盆栽植物布置于阳台、窗台、茶几等处,可吊篮盆栽,翠叶红花纷披而下,用以点缀室内的空间;也可构成窗景,窗箱栽培;另外也可用细竹做支架造型任其攀附。其茎叶形态优美,花大色艳,均有较高的观赏效果,属优良的时尚花卉植物。
4.3 食用价值
其味辛辣,嫩梢、花蕾、新鲜种子可作为食品调味料。绿色种荚可腌制泡菜,脆嫩可口,微辣甘甜。干花可制成金莲花茶供饮用。花和鲜嫩叶可入色拉莱生食,叶子多少有点异味,但煮后味道很好。未熟的叶有辛辣味,作香辛料使用或用于泡菜。茎、叶、果实均含有精油,叶中富含维生素和铁,味微辛能健胃,还对胃溃疡和坏血病有效。
4.4 工业价值
金莲花还是生产染发用品的重要原料。
5 栽培技术
5.1 选地整地
选冬季寒冷、夏季凉爽的平缓山地或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耕地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400kg作基肥,均匀施于地表,耕翻人地,耙平。一般作平畦,多雨地区可作高畦,畦宽1.4~1.5m。
5.2 繁殖方法
5.2.1 种子繁殖:新采种子尚处于休眠状态,须经-5~-50℃、2~3个月低温湿沙藏后方可发芽,贮藏期间要常检查沙的干湿度以保持湿润。播种前2~3d先把地浇湿,待稍干时,耙平整细。将种子与适量细沙拌匀,于畦面按10cm行距开浅沟条播或撒播,播后盖3~5mm厚的薄土,上面再盖一层稻草,保持表土湿润,播后lOd左右即可出苗。幼苗在半遮荫条件下生长良好,于6月移栽。9月中下旬,按株行距30cm×20cm定植。
5.2.2 分株繁殖:可在9~10月植株枯萎时采挖野生种苗,或于4~5月出苗时挖取金莲花的根状茎,将挖起的根状茎进行分株,每株留1~2个芽即可,栽植株行距同上。栽后浇水,秋末栽者成活率较高。
5.2.3 扦插繁殖:常用于重瓣花品种,以4~6月进行为宜。剪取充实健壮、带有2~3个节的嫩茎,插入沙床,并遮荫喷雾,插后15~20d生根,30d后可栽10cm盆,每盆栽3株。
5.2.4 组培繁殖:20世纪80年代初采用嫩茎作外植体,繁殖金莲花试管苗。嫩茎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添加了6-苄氨基腺嘌呤2mg/L和吲哚乙酸0.2mg/L的MS培养基上,30d后将不定芽切下转移到添加了吲哚丁酸0.5mg/L和6-苄氨基腺嘌呤1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30~35d天后芽苗长到2cm时,可移入添加了萘乙酸1mg/L的1/2MS培养基上,约15~20d生根。
5.3 田间管理
5.3.1 松土除草:植株生长前期应除草松土,保持畦内清洁无杂草。7月植株基本封垄,操作不便,避免伤及花茎,可不再松土。
5.3.2 灌溉排水:金莲花苗期不耐旱,应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太湿以防烂根死亡。7~8月雨季时要注意排涝。
5.3.3 追肥:出苗返青后追施氮肥以提苗,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10kg或人畜粪尿500~800kg。当年移栽的小苗施人畜粪尿,应稀释1~2倍。6~7月可追施磷酸铵颗粒肥,每667平方米施30~40kg,冬季地冻前应施有机肥,每667平方米施1500~2000kg。每次施肥都应开沟施入,施后盖土。
5.3.4 遮荫:在低海拔地区引种特别要注意遮荫,荫蔽度控制在30%~50%,棚高1m左右,搭棚材料可就地取材。也可采用与高秆作物或果树间套作,达到遮荫目的。
5.3.5 病虫害及其防治:常发生的病害有叶斑病、萎蔫病和病毒病,防治方法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粉纹夜蛾和粉蝶危害时,用90%敌百虫原液1000倍喷杀;有粉虱和红蜘蛛危害时,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喷杀。有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咬食其根状茎,造成断苗时,可用50%敌百虫乳油30倍液1kg与50kg炒香的麸皮拌匀撒于畦面诱杀。同时雨季要及时开沟排水以防烂根。
5.4 移植
当做观赏植物时,在幼苗出齐后,高5~8cm时,便可以选择适合其生长习性的山间草地、草原、沼泽草甸进行带土移植。移植时一般以3~5株幼苗为一墩,一起移植,同时摘除底部1~3片叶,以减少养分的消耗。移植深度宜浅不宜深,并及时浇水。
5.5 采收与加工
采用种子繁殖的植株,播后第二年即有少量植株开花,第三年以后才大量开花;采用分根繁殖者,当年即可开花。开花季节及时将开放的花朵采下放在晒席上,摊开晒干或晾干即可供药用。
6 野生金莲花资源的保护
最近几年,随着本身的观赏及药用价值得到不断的认识和开发,金莲花也随之遭到人为掠夺性的采摘和破坏,经调查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分布的野生金莲花,由于人为的采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金莲花的种群分布,有资料显示河北省围场县1998年金莲花采摘量达200t以上,而2000年的金莲花总量不足100t,2001年调查发现金莲花只有10%左右的花朵留下结实,且有一部分种子被人为采摘和害虫啃食,再加上河北省坝上地区最近几年的连年干早,严重影响了金莲花种子的发芽生长,造成金莲花种群数量减少,影响了金莲花的种群稳定性,也造成一些地方野生花卉景观的可观赏性下降。就当前资源而言,5年以后这一地区的金莲花将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对于野生金莲花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
首先,当地政府要制订出有效的政策法规,采取有力的措施保护及改善坝上的环境、保护野生资源,可以采取划定保护区及采摘区、限制采摘数量、或采取近似“轮牧”的“轮采”方式等;其次,要做好野生金莲花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再次,要加强和推广金莲花的人工栽培研究,使金莲花的开发由单纯的野外采摘转变到人工规模化种植上,以人工栽培的金莲花满足市场需求,停止对野生金莲花的采摘开发,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野生金莲花资源的保护问题。
玫瑰,又被称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蔷薇科蔷薇属灌木。因其花小,造型不适合观赏,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市面上销售的切花玫瑰,通常都是花多大,造型美观的月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切花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百合特别是东方百合因花形大、花色艳丽、姿态高雅、香味浓郁备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百合已成为日光温室花卉主栽品种之一,在日光温室内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切花康乃馨品种甚多,共有三大类,即花镜类、玛尔美生类、四季开花类。我国多年来引进的威廉西姆、玛斯特、卡勒、诺拉、科莱普索等等都各具特色,商品性很好,可供节能日光温室栽培中选用。
非洲菊又名扶郎花,为菊科宿根草本。非洲菊花径较大(8厘米~10厘米),花色丰富,四季常开,花期调控容易,现切花栽培面积逐年增多,应用日渐广泛。非洲菊还能耐长途运输,切花供养时间长;如栽培方法得当,每株一年可切取30枝切花,实为理想的切花花卉。
高温酷暑来临,朝西、朝东阳台烈日高照,温度上升,水分大量蒸发,加上强风吹拂,放在阳台上的花卉,很快失水,如不妥善管理,往往萎蔫,甚至枯死。有条件最好在白天用竹帘,遮阳网或旧纱帐等搭棚遮荫、减少烈日曝晒,降低温度,傍晚时再揭掉。
切花月季首先应选择花型优美、重瓣性强、叶片大小适中、有光泽、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抗逆能力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同时应按市场的需求,适当安排各花色品种的栽培面积的比例。
蟹爪兰又称蟹爪、蟹爪莲,为仙人掌科蟹爪兰属多年生常绿肉质花卉,原产南美洲巴西,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蟹爪兰茎奇特似叶非叶,连接成蟹爪状,茎顶开出朵朵鲜艳欲滴的花朵,花期长,色泽鲜艳,十分诱人
温室催花,俗称熏花。是在温室内人工升温的方法,使牡丹在北方寒冷曲冬季再次萌动、生长、开花。其品种的选择;盆土的要求、上盆的方法等与南方室外催花相同外,有些管理方法、步骤也基本相似,但有些技术要求又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