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没有产生蓝色色素的基因,无法生长蓝色花瓣。虽然玫瑰有5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迄今已培育出2500多个品种,但始终没有蓝玫瑰的身影。玫瑰花基因没有生成蓝色翠雀花素所需的“黄酮类化合物3'5'-氢氧...
玫瑰花没有产生蓝色色素的基因,无法生长蓝色花瓣。虽然玫瑰有5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迄今已培育出2500多个品种,但始终没有蓝玫瑰的身影。玫瑰花基因没有生成蓝色翠雀花素所需的“黄酮类化合物3'5'-氢氧化酶”,因此蓝玫瑰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因而英语blue rose(蓝色玫瑰)有“不可能”之意。近日,日本三得利公司展出了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的真正的蓝玫瑰。blue rose已成为可能。
蓝玫瑰因其色彩华贵而一直为人们所梦想。近年在国内外热卖的“蓝色妖姬”便是满足人们愿望的替代品。其价格十分昂贵,一枝“蓝色妖姬”在国内可卖到300元。但它并不是真正的蓝玫瑰,而是白玫瑰用特殊染色剂溶液浸染而成,因而其色彩虽然漂亮,但人工染料导致鲜花表层细胞死亡,花期短,且花开不大。
人们梦想开发出蓝玫瑰,但都失败了。科研人员利用不同品种杂交,通过抑制红色素培养接近蓝色的玫瑰花,但其中并不含蓝色素,所以还不能称是真正的蓝玫瑰。传统杂交技术培育出的蓝玫瑰,颜色偏紫色或灰色,其颜色来自于红或橙色素,不是艳丽的蓝色。
此次面世的蓝玫瑰是日本三得利公司耗资30亿日元培育而成,他们1990年就开始开发蓝玫瑰,从蓝三叶草中提取蓝色素基因,用基因重组技术改变玫瑰花遗传因子排列,成功地让翠雀花素单独显色,移植基因和紫罗兰色素合成,蓝花基因植入玫瑰花,培植出蓝玫瑰。这株玫瑰的花瓣中所含的色素为蓝色,纯度接近100%。
三年一次的世界玫瑰花大会5月11日在日本大阪开幕,这株蓝玫瑰也在玫瑰节上首次向世人展露芳容。与那些争奇斗艳的各色玫瑰不同,这株蓝玫瑰被别出匠心地放置在一个空旷场地,经过长长的隔离带围成的通道,偌大的展厅内单独陈放着这株造型别致的蓝玫瑰,远离缤纷热闹的蓝玫瑰安静地立在透明玻璃罩中。这株世界首个转基因蓝玫瑰,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妖艳华丽,它的蓝色接近藕荷色,更显清纯娇媚。公司介绍说,以新开发的蓝玫瑰为杂交母体,有望使玫瑰花色更加绚丽多彩,这种蓝玫瑰的基因还可以传给下一代。
三得利公司负责人说,目前正在对蓝玫瑰是否会对其他植物造成不良影响进行调查,至少还需要两年半的时间来检测这种玫瑰能否在自然环境中安全生长。开发蓝玫瑰过程中培育的“蓝色郁金香”1997年已实现商品化。公司计划,蓝玫瑰在得到国际承认后,将在2007年至2008年前后作为高级礼品投放市场,预计在全球有年销售额达300亿日元的市场。
玫瑰,又被称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蔷薇科蔷薇属灌木。因其花小,造型不适合观赏,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市面上销售的切花玫瑰,通常都是花多大,造型美观的月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切花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百合特别是东方百合因花形大、花色艳丽、姿态高雅、香味浓郁备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百合已成为日光温室花卉主栽品种之一,在日光温室内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切花康乃馨品种甚多,共有三大类,即花镜类、玛尔美生类、四季开花类。我国多年来引进的威廉西姆、玛斯特、卡勒、诺拉、科莱普索等等都各具特色,商品性很好,可供节能日光温室栽培中选用。
非洲菊又名扶郎花,为菊科宿根草本。非洲菊花径较大(8厘米~10厘米),花色丰富,四季常开,花期调控容易,现切花栽培面积逐年增多,应用日渐广泛。非洲菊还能耐长途运输,切花供养时间长;如栽培方法得当,每株一年可切取30枝切花,实为理想的切花花卉。
高温酷暑来临,朝西、朝东阳台烈日高照,温度上升,水分大量蒸发,加上强风吹拂,放在阳台上的花卉,很快失水,如不妥善管理,往往萎蔫,甚至枯死。有条件最好在白天用竹帘,遮阳网或旧纱帐等搭棚遮荫、减少烈日曝晒,降低温度,傍晚时再揭掉。
切花月季首先应选择花型优美、重瓣性强、叶片大小适中、有光泽、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抗逆能力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同时应按市场的需求,适当安排各花色品种的栽培面积的比例。
蟹爪兰又称蟹爪、蟹爪莲,为仙人掌科蟹爪兰属多年生常绿肉质花卉,原产南美洲巴西,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蟹爪兰茎奇特似叶非叶,连接成蟹爪状,茎顶开出朵朵鲜艳欲滴的花朵,花期长,色泽鲜艳,十分诱人
温室催花,俗称熏花。是在温室内人工升温的方法,使牡丹在北方寒冷曲冬季再次萌动、生长、开花。其品种的选择;盆土的要求、上盆的方法等与南方室外催花相同外,有些管理方法、步骤也基本相似,但有些技术要求又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