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展现的综合实力是令人瞩目的:四年来,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人均值都翻了一番半;财政收入增长2.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71亿元,是“十五”期间五年投资总额的3.24倍。市委...
朔州展现的综合实力是令人瞩目的:四年来,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人均值都翻了一番半;财政收入增长2.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71亿元,是“十五”期间五年投资总额的3.24倍。
市委书记田喜荣(前排左四)等领导在基层指导工作市长冯改朵(前排左三)在基层指导工作平朔露天煤矿鸟瞰图 按照拓展产业领域,提高产品档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思路,大力开发高档陶瓷的系列产品,精心打造陶瓷品牌。产品远销欧美等地,白瓷产量占全国日用瓷市场的三分之一
华北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群——神头发电厂山西古城农牧有限公司养牛场七里河边的宜居环境朔州市全景图 近年来,许多到过朔州的人都注意到朔州在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上破浪争先的迅猛势头。
朔州展现的综合实力是令人瞩目的:四年来,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人均值都翻了一番半;财政收入增长2.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71亿元,是“十五”期间五年投资总额的3.24倍。
朔州释放的经济活力是空前的:据统计,去年该市煤炭总产量1.268亿吨,两年后将达到2亿多吨;现有电力装机容量455.1万千瓦,“十二五”末全市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1300万千瓦左右;2006年以来,该市30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先后落地。平朔露天矿、神头发电厂、金海洋集团、刘家口工业园区等正在迅速崛起,蓝星化工、天脊集团等大企业也正在向这里汇聚融合……
朔州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增长76.4%和64%。居民收入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工业结构越来越优化,支柱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城市越来越靓丽,交通越来越便捷。
实践在前,开放在前,创新在前,发展在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朔州谱写出一曲经济基础落后地区奋力赶超的精彩乐章,描绘出一幅在财政实力薄弱条件下争先发展的靓丽画卷。
几届班子一张图。朔州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在积累中完善,闯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崛起之路
在近期召开的市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朔州市领导说:“要瞄准全省、全国发展较快的城市,拔高工作标杆,提升发展境界,力争在新一轮竞争中率先发展。”朔州赶在了春天的前头,赶在了新一年的前头,高起点、大手笔描绘出未来六年率先发展的宏伟蓝图:从今年开始,地区生产总值每年要增长10~12%,到2015年,总量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万元;林木绿化面积达到35%以上,城市绿化率达到50%以上;高等院校毛入学率达到35%以上;城乡居民100%享受养老、医疗保险。
从最初的“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开放”,到之后的“不求最大,但求最美”,“30年不显旧,50年不落后”,“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再到“打造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城市”。20年间,这些不同时代的理念,见证着朔州的成长,伴随着朔州的向前发展而不断丰富。
一段时期,人们想到的不是“煤海粮仓”的富足,也不是“塞外明珠”的辉煌,而是“一条大街一岗楼、一个警察看两头”的陈旧和落后。尽管经历了20年的风雨征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显著发展,但GDP总量仍然处于全省第七到第八位之间。
辩证看待已经取得的成绩,科学分析面临的困难和希望。朔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现率先发展,建设“两宜”城市的奋斗目标。
头雁高飞群雁随。工作落实,争先恐后,作风转变,领导带头。市领导在率先发展的旗帜下,每人带头联系一个乡镇(村),联系一项重点工程,联系一家民营企业,联系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全市各个部门和单位在工作责任制的督促下,也都带着目标往前追、往前赶,全市上下呈现出一派奋勇争先的前进势头。除了尽心尽责为朔州夯实发展基础外,朔州现任领导班子又把锻造一支靠得住、有本事、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和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上议事日程,去年共调整交流干部319名,其中提拔重用202名,提拔22名妇女干部,占6.9%;提拔40岁以下年轻干部45名,占14.1%,使干部队伍的结构更趋科学、更加合理,进一步理顺了干部的心气,激活了干部队伍这盘棋,调出了干事创业的好队伍、求真务实的好作风和竞相发展的好局面,为朔州发展打造坚实的“脊梁”。目前,通过进修“充电”、选派锻炼、交流挂职等多种形式,干部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正在朔州的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率先发展好字当头。朔州依靠但不依赖煤电,抓住“崛起点”,当好领头雁
朔州坐拥430亿吨煤炭,占到全省煤炭储量的六分之一,电力装机容量达455万千瓦,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据统计,朔州20年来共为全国输送原煤11亿吨,输送电力近3000亿度,煤电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一度占到了60%以上。然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为朔州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使朔州为煤所忧,因煤而困。按照两年后每年2亿多吨的原煤产量计算,二百年后朔州将无煤可采。与此同时,畸重的产业结构、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结构及与之伴生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也使朔州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成为制约朔州率先发展的瓶颈。
朔州市领导说过,“如果‘地上’朔州的增长赶不上‘地下’朔州的消耗,明天的朔州就会像煤炭采空区一样,慢慢塌陷。”在对待煤炭产业的问题上,“要做精做细,做到“极致”,要像装备制造业制造一台机器机芯那样去对待,细致雕琢。”
为此,市委、市政府以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清洁化、安全化为重点,将煤炭产业发展目标锁定为“四个70%以上”:70%以上的煤矿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70%以上的煤矿机械化开采,煤炭回采率达到70%以上,洗选率达到70%以上。围绕上述目标,朔州人展开了一场时间与速度的赛跑。他们明白:这是一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比赛!
有鉴于此,该市首先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重新进行产业规划,达到产能合理布局。同时,依托中煤、同煤、神华、鲁能、中电投、金海洋等14家大企业大集团,通过收购、兼并、联营、参股等形式,整合、重组、改造地方煤矿。目前,全市地方煤矿已经由205座压减到67座,单井规模达到年产131万吨,全市地方煤矿产能也提高到8780万吨。其次,变地面输煤为空中输电,加快发展壮大电力产业。朔州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坚持以上数量、上环保、上节能为核心,发展煤矸石发电、热电联供和风力发电厂。“十一五”前三年,他们共新建了大唐、平朔一期、永鰑一期、格瑞特等四个火电厂和平鲁、右玉两个风力发电厂,为6座电厂争取获得许可。“十二五”末全市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1300万千瓦左右。
尽管煤电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如今的朔州,工业非煤即电早已成为历史,循环经济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产业结构调整,正是朔州实现率先发展的“崛起点”。近年来,为了实现“二产中煤的比重降到50%左右;电力在15%以上;其他工业达到35%”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朔州市先后规划了4个循环经济园区,成立了朔州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集中对粉煤灰提取非晶体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等高附加值产品进行科研攻关和开发研究,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和1项国际专利,并完成了中试。与此同时,朔州还在城区富甲工业园区划出2万亩土地,建设煤化工产业集聚区,积极争取太化集团搬迁入园,全力促成天脊集团100万吨肥料和蓝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18万吨TDI项目尽快入驻,为劣质煤深加工谋求出路。这些项目落成后,将为朔州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跳出农业看农业,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培育特色农业是朔州市委、市政府一贯坚持的农业方针。在率先发展的道路上,朔州市通过落实中央惠农政策,鼓励引导土地流转,培育粮食生产大户等方式,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的同时,农业基础地位不但没有削弱,而且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目前,该市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奶牛和商品羊优势产区。特别是近几年来,朔州“三农”的发展更是渐入佳境,2007年到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五项农村重点工作中,朔州项项获奖,在全省独占头筹。
渴求发展,却不迁就发展。在速度和质量之间,朔州做着理性的选择。为了打造绿水青山,真正实现“两宜”城市的奋斗目标,朔州市还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拆除市区大部分燃煤锅炉,彻底铲除300多座小白灰窑,完成30多家陶瓷企业的煤气烧成改造。6家燃煤电厂全部安装了脱硫除尘设施,建成5家污水处理厂,308家企业全面完成达标排放治理,关停污染企业111家……
有选择地开放,可持续地发展,朔州在创造繁荣富庶的同时,也留住了青山、碧水、蓝天。去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40天,比上年增加22天,超省任务50天,综合污染指数由上年的2.42下降到1.75,下降27.7%。市区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城乡兼顾统筹发展,朔州调整农村布局,狠抓项目建设,从整体上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朔州经济带来的不是城乡差距的鸿沟,而是城乡收入比连续多年的低位运行、农村社会保障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日趋均衡。正如朔州市领导所言:“要实现率先发展,就必须调整农村布局,狠抓项目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实现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
有鉴于此,朔州市首先实施“1555”新农村布局调整工程,着力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一体化。即:以市区为主体,建设容纳5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一座;以县城为主体,建设容纳10万人口左右的卫星城市5座;以撤乡并镇为手段,建设容纳5000人的小城镇50个;以移民搬迁为抓手,建设容纳500人以上的中心村庄500个。围绕“1555”工程,统筹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庄分布、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空间布局,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二三产业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到2015年,农业规模经营面积达40%,农村工业集中度达90%,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达60%,城镇化率达70%,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同类地区前列。
同时,朔州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开发的新思路,以设施农业、畜牧园区为重点,狠抓“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奶牛、肉羊、瓜菜、杂粮、玉米、马铃薯、胡麻、甜菜等八大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板块。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推进20万亩日光温室大棚建设,彻底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状况,让平川四县农民实现稳定增收。继续加大畜牧业投入,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和防疫体系建设,快速向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以平鲁、右玉两个山区县为主,带动全市育肥养殖,发展肉羊300万只。以平川四县为主,带动全市发展20万头奶牛。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90%以上的奶牛入园入区饲养。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从今年起,朔州市各级还相应制定了扶持政策,市级在财政预算安排1500万元,各县区不少于50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按销售收入,到2013年形成三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方阵:第一方阵是培育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的企业10个,第二方阵是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10个,第三方阵是培育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个。这些企业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品牌建设为重点,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结构优
化、内部管理提升,进一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朔州市选择一批入社人员多、产品前景好、运行质量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基地建设上进行重点扶持。鼓励地域相近、产品相关的合作社实行强强联合或兼并重组,不断发展壮大,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推进农村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连锁配送,使广大农村地区物流畅通。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市场、合作社、基地产销衔接、利益联结的新模式、新途径,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从整体上提高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
通过不断实践,朔州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正在从细微之处显现重大变革:公交开进村头、宽带接入农户、垃圾分类回收……这里的城市让人向往,这里的农村让人留恋,朔州城乡正奏起统筹发展的和谐乐章!
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朔州把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使“率先发展”成为老百姓自己的事业
晨曦微露,徜徉七里河畔,随处可见跑步者的矫健身影;华灯初上,漫步广场街头,随处飘荡健身舞曲的欢快旋律。近年来,朔州先后投入50多亿元用于城市公共建设。今日的朔州,农村像城市,城市像园林;农村人往城里走,城里人往农村去。城市街头,那穿梭滑行的轮滑少年,姿态翩跹的忘情舞者,相拥而乐的花甲老人,无不彰显着这座年轻城市的和谐与安详。家住朔州市民福小区的退休干部张大爷每天都在广场上晨练,他微笑着告诉笔者:“我在朔州住
了大半辈子,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幸福指数(GNH),是这两年才刚刚走上前台的一个新名词,是指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今年,朔州领导在四届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快两宜城市建设,提高幸福指数,打牢实现率先发展的社会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朔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在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在社会和谐中谋求更好发展”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分享发展成果。从建立十二项救助保障制度到推进农村五个全覆盖;从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到全国首家推出65岁以上农民居民生活补贴制度;从政府补贴供暖费用到建立健全贫困生助学金制度……桩桩件件惠民政策都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道路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到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朔州先后新建、改建了大运路、州北路、开发路、安泰街等20多条主次干道,形成“三纵十二横”的城市道路框架。建成七里河大桥、民福立交、学苑小区过街天桥等5座桥梁,中心市区道路总长达到24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5平方米。城市框架扩展100平方公里,市内道路全都实现“七通一平”,地下管线配套率达100%,达到中等城市标准。
此外,朔州市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建筑建设,中心市区先后建成市煤炭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实验小学、市直机关幼儿园、市一中、第二小学、汉墓博物馆等100多万平方米的重点工程。特别是从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近25亿元,全面铺开图书馆、博物馆、新闻大楼、体育馆、文化艺术中心、七里河治理工程、古城墙公园等20多项重点工程。